心灵驿站

论破窗效应

微信截图_20230731162027.png

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。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,将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,顶棚打开,然后把它放在治安相对较差的平民社区,结果汽车在当晚就被偷了。另一辆车则原封不动地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,停了一个星期也没有任何损坏。然后,实验人员用锤子把这辆车的车窗敲了个大窟窿,仅仅过了几小时后,这辆车也被偷走了。

很多事情,一旦遭到破坏而不及时修缮,人们就会任其发展得更坏,让事情变得积重难返,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“破窗效应”。

它时刻提醒我们:毁灭一个人的,往往不是苦难,而是悄无声息地在一次次放纵中的沉沦。

生活中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,看似偶然,其实原因早就藏在以往的选择里。那些你偷过的懒,贪过的舒服,无节制地放纵,最终都会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你的生命状态里。

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,越是肆意放纵,命运就越是理直气壮地给你当头棒喝。

古语云: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

在别人的故事里,谁都不是局外人,他人的经历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写照,一切的猝不及防其实都有迹可循。

总想着背靠大树,总想着贪图舒服,总以为危机离我们很远,所以一次次地放纵自己。

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在其撰写的《早晨从中午开始》里说:

“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,一旦过多地沉醉于温柔之乡,就更削弱了重新投入风暴的勇气和力量。”

人们往往拒绝接受改变,沉迷即时满足,陷入习惯性纵欲,殊不知,这一次次放纵的叠加,都会变成将来的困局,让人失去选择的权利。

所以,不要轻易打破自己的任何“一扇窗”,不让懈怠破窗而入,才能在前进路上无惧风雨。(通讯员 龙杰)

微信截图_20230818082518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