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书中,帕特里克·兰西奥尼是这样定义组织健康的:当一个组织的管理、运营、战略和文化实现有效的整合时,它就具备了完整性,这样的组织就是健康的。
从根本上看,一个健康的组织兼具了完整性和平衡性,它既有突出的竞争优势、能取得较好的盈利或成绩,又有身心健康的成员,能长时间维持积极和谐的组织氛围。
尽管组织健康既重要又必要,但遗憾的是,因为三种偏见的存在,很多领导者不愿意在这一领域上多花功夫。
第一种是复杂偏见。领导者们容易认为,能够带领组织取得成功的方法应该是高大上的,是复杂、神秘的。而组织健康的理念既简单又容易做到,反而让很多领导者不重视、不相信。其实,大道至简,坚持践行组织健康理念就可以带领团队不断获得优势。
第二种是肾上腺素偏见。肾上腺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,能为身体活动提供大量能量,帮助我们应对困难和挑战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很多领导者习惯了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,热衷于迎接挑战、不断处理重要又紧急的事情。而追求组织健康恰恰是一种不怎么紧急、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的事情,往往得不到组织领导者的重视。
第三种是量化偏见。相对于销售业绩、财务数据等能够清晰量化的要素,组织健康很难被准确地量化。也正因为这样,一些领导者觉得提升组织健康是“务虚”、“煽情”,不愿意在这上面费工夫。
确实,组织健康需要慢工出细活,领导者得在这上面花不少时间和精力,但只要领导者能给予组织健康足够的关注,假以时日,它就会成为组织最大的竞争优势,带来革命性的变化。
组织健康比组织聪明更重要。
对一个组织来说,“聪明”就意味着在营销、财务和技术等基础业务上,能取得很好的成绩;“健康”就意味着人际关系简单、员工效率高士气高、人才流失率低。
这样看来,这两大因素都很重要。但是,兰西奥尼在研究中发现,大部分领导者的时间、精力和注意力都花在提升组织的“聪明”上,即使意识到了“健康”的重要性也往往没有什么作为。
现今各行各业的迭代速度都在加快,营销、财务、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往往转瞬即逝。想要拥有可持续的长期竞争优势,只有依靠组织健康来实现。
从20多年的咨询经历中,兰西奥尼发现,成功的企业与不成功的企业在所拥有的技术、营销、资源等“聪明”层面的区别并不大,但是在“健康”层面的区别很大。
一个健康的组织往往会变得越来越聪明。在这样的组织中,员工身心愉悦、目标一致,不存在内斗的妨碍,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中的资源,齐心协力地带领团队谋发展。相对的,一个聪明的组织却不一定能变得更健康。过于看重技术或营销的团队很难做到开诚布公,组织内部往往沟通不畅,没办法将拥有的知识、经验和资源物尽其用,也就限制了团队的发展。
不健康的组织会付出哪些代价呢。
一是情绪负担。不健康的组织会给成员带来无比糟糕的体验,复杂的人际关系、没完没了的办公室政治、低效率和官僚作风会让参与其中的人们苦不堪言,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。
二是经济损失。除了效率低下、员工流失等看得见的损失,组织还要为健康问题带来的时间、人力成本买单,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惊人的。
三是阻碍发展。不健康的组织必然会有效率低下、内部矛盾频发等问题,导致组织的发展减慢甚至停滞。
总的来说,健康的组织不但能给成员带来更好的体验,还能大大提升组织的效益,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。
让组织变得健康没有明确的标准,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,而是要持之以恒,经过一段复杂的努力过程。兰西奥尼在书中提出了建立组织健康的四原则,分别是:建立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领导团队,打造组织清晰度,反复充分沟通组织清晰度,强化组织清晰度。同时从这四个维度努力,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建立起健康的组织。
(通讯员 王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