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
路上,不小心摔了一跤,四处张望,生怕路人看到你的狼狈;
开会时,无意间说错了话,总以为同事们议论自己;
考试拼尽全力却还是落榜了,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。
其实,这就是心理学上的“聚光灯效应”。
聚光灯效应,也叫焦点效应(Spotlight effect)
这种心理现象的表现是: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,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,导致我们总是认为别人对自己关注度很大,而实际并非如此。
摔了一跤,很快爬起来就好,周围的人并不会多留意;
开会说错话,尽量弥补和改进,同事也不会刻意嘲笑你;
考试落榜,大不了重新再来,旁人也并不会故意落井下石。
通常来说,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视角和个体经验看待一切事物,而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,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,于是更加关注自己的状态和行为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会误认为别人的想法和我们自己一样,这就把我们的行为、状态、外貌等方面的重要性放大了,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被关注感和紧张感。
我们该如何克服聚光灯效应?
1.提醒自己,别人的注意力并不在你身上。根据一项研究,人们对你的注意力只有你想的一半多。"聚光灯效应"只存在于你的头脑中,而非真实情况的反映。
2.参加聚会前,弄清楚自己的目的。尝试心理暗示:"我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别人肯定也和我一样紧张。"
3.调节自己的呼吸。太“自觉”会让你产生身体上的连锁反应,如心悸、出汗、视线狭窄。深呼吸几次,配合心理上的暗示,症状会大大缓解。
如果你一直盯着自己的一言一行,习惯放大自己的问题和失误,就会导致内心惴惴不安;与其紧盯着自己的过失,给自己施压,不如打开视野,活出豁达。
(财务部 延佳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