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效利用工作日》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管理和利用好工作日的书。
在这个互联网+时代,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。面对周围快速的变化和迭代,如何高效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事情,几乎成为了每个人追求的目标。我们为了节省时间,用外带快餐取代慢慢享用一顿营养午餐。我们用手机记录各种日程表和待办事项清单,把要做的事情贴满整个桌面。我们不停地和时间赛跑,学习和尝试各种时间管理方法,期待在有限工作日里完成更多的事情。
然而,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。在这种充满紧张和压力的工作模式下,各种负面效应在长期过程中慢慢浮现,我们感到越来越疲惫不堪,暴躁易怒,也越来越难以集中精力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?难道只能继续在焦虑中熬过每个工作日吗?《高效利用工作日》这本书告诉我们,其实我们不需要每天被动地度过工作日,而是可以积极地管理和利用好工作日的各种可能性,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。
全书共总结了三个重点内容:如何自我赋能、如何高效利用时间、如何在压力下高效沟通。
第一个重点:如何自我赋能。
想要高效利用工作日,首先就要学会对自己赋能,进而使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去工作,这样才能使工作日变得高效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对自己赋能呢?对此,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总结了三种方式。
第一种方式,是提升自我意识。所谓的自我意识,指的就是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、体验和愿望。它由三个部分组成,分别是性格、需求和目标,以及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互动。对此,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总结了两个方法,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。
第一个方法,是情绪观察。具体来说就是,当我们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,要学会花一些时间反思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以及这些感受和想法可能在工作中引发的状况。第二个方法,是通过专业测评来重新审视自己。第二种方式,是审视自己的心态。第三种方式,是反观自我对话。
第二种方式,是审视自己的心态。第三种方式,是反观自我对话。
第二个重点:如何高效利用时间。
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,原本信心满满地计划好要专注而高效地完成当天的工作。然而却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,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被很多计划外的事情占用了,根本不能按照原计划高效的工作。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,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管理好优先事项。换句话说就是,想要高效利用时间,就需要我们先停下手上的工作,来确定优先事项。
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工具。第一个工具是基于个人层面的,叫做“优先事项矩阵”。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,以及如何对这些事情进行排序。
制定优先事项规划的第二个工具,是基于团队层面的,叫做“纸盘活动”。
第三个重点:如何在压力下高效沟通。
不难想象,每个职场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,而压力之下的沟通方式对完成好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不难想象,如果我们总是把时间花在解决分歧和冲突上,那么不仅会使我们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,还会使我们原本的计划陷入混乱。所以说,如果想要高效利用工作日,就需要我们做一个高效的沟通者。那么,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?作者在这本书中,为我们总结了三个方法。
第一个方法,是设定界限。所谓的界限,从本质上来说,指的就是一种约束,用来定义我们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。我们应该对别人设定自己的界限,同样,也要明确他人的界限,尊重他人。
第二个方法,是学会倾听。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,工作中所发生的误会和冲突,通常都是因为彼此没有好好倾听对方而导致的。想要减少混乱,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,就需要我们用心倾听。
第三个方法,是重塑沟通行为。说的具体点就是,要将自己的心态和需求联系起来,重新建立关于沟通的经验和观念。
所有的改变一定都始于践行,相信当我们真正把书中介绍的方法应用到工作中时,一定会发现每个工作日都是珍贵且充满机遇的。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工作日的领导者,主动采取行动,在高效利用工作日的同时,收获更多的成就和幸福。
(综合办公室 王鑫 )